守护有限资源  促进无限循环

启动"碧水保卫战"三年攻坚行动 智能监测护航千万人饮水安全

6
发表时间:2025-03-11 16:18

生态环境部联合水利部、住房城乡建设部于11月8日印发《重点流域水生态环境保护"十四五"规划实施情况中期评估报告》,同步启动"碧水保卫战"三年攻坚行动。根据部署,到2026年我国将实现地级及以上城市建成区黑臭水体清零,县级城市污水处理率达到98%以上,长江、黄河等七大流域水质优良比例提升至87.3%,全面构建"从水源地到水龙头"的全链条智慧监管体系。


一、饮用水安全再升级:全国联网预警平台上线

投资150亿元建设的**"国家饮用水安全智能预警系统"**正式投入运行,实现2.6万个城乡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水质数据实时监测:

  • 应用区块链技术建立"一源一码"溯源档案,污染事件响应速度提升至15分钟

  • 长江沿线建成12个应急备用水源工程,武汉、重庆等特大城市实现"双水源"保障

  • 农村分散式供水工程实施"消毒设备全覆盖"行动,惠及1.2亿农村居民

二、黑臭水体治理攻坚:AI识别系统精准锁定污染源

针对群众反映强烈的城市黑臭水体问题:

  • 启用**"水环境天眼"卫星遥感系统**,每6小时更新全国438个地级市水体热力图

  • 苏州、郑州试点"水下机器人+DNA溯源"技术,精确识别排污企业准确率达93%

  • 珠江三角洲开展"清淤还河"工程,累计清理底泥污染物380万吨

三、工业废水治理升级:零排放园区扩至200个

聚焦化工、印染、电镀等重点行业:

  • 浙江绍兴建成全球最大印染废水"膜处理-中水回用"系统,节水效率提升70%

  • 长江经济带实行"一企一管"明管化改造,3.4万家企业安装水质在线监测站

  • 生态环境部发布《工业废水近零排放技术规范》,引导企业年减排COD超100万吨

四、智慧河湖长制深化:5G无人船巡河成常态

全国193万名河湖长接入**"河长通"智慧管理平台**:

  • 太湖流域部署50艘5G无人监测船,可自动识别蓝藻暴发并触发预警

  • 黄河流域建立"断面—排污口—污染源"三级响应机制,断面超标自动关联周边企业限产

  • 公众通过"随手拍"小程序举报问题23万件,兑换生态积分超800万分

五、国际合作新突破:中德共建地下水修复实验室

在《水污染防治法》修订实施之际:

  • 中德双方投资5亿元在青岛建设"地下水污染防控联合创新中心"

  • "澜沧江-湄公河"水质联合监测站增至18个,共享数据超150万条

  • 我国主导制定的《工业园区水管理国际标准》获ISO全票通过


典型案例:
杭州西溪湿地通过"水下森林"生态修复技术,水体透明度从0.3米提升至1.5米,沉水植物覆盖率超80%,成为世界城市湿地治理范本。


专家解读:
中国环科院水生态环境研究所所长王明指出:"三年攻坚行动首次将水质改善与碳减排协同推进,通过污水厂光伏发电、污泥沼气利用等创新模式,预计可创造年减排二氧化碳当量3000万吨的环境效益。"


结语:
随着"碧水保卫战"的全面打响,我国正以数字化、系统化、国际化的创新思维重构水环境治理体系。从江河湖海到千家万户的水龙头,一场关乎14亿人生命健康的"水质革命"正在谱写生态文明建设的新篇章。

推荐文章

推荐文章

副标题

联系电话:0310-8275478     联系邮箱:gdkj_hebei@163.com   
联系地址:河北省邯郸市邯山区机场路国际陆港三号楼8层  
网址:www.gandankeji.com   网站备案许可证号:冀ICP备16027114号  
扫码关注微信公众号